“在4月8日舉行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所取得的成就,我們媒體人就是見證和記載歷史的。在北京冬奧會的新聞大戰(zhàn)中,由數(shù)千名中國記者組成的‘中國隊’同樣大獲全勝,我們的北京冬奧會報道高水平、高傳播、有特色、有影響。我們生逢盛世,感恩時代、感恩社會、感恩體育,新時代,我們媒體人應該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鏡頭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在日前舉行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北京日報社體育新聞部主任、高級記者袁虹衡被授予“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稱號。作為一位來自新聞界的代表,獲此殊榮讓袁虹衡倍感激動,他說:“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沒有辜負總書記的囑托和希望,我們圓滿完成了總書記交給我們的光榮使命?!?/p>
地處北京長安街的新聞大廈四層辦公區(qū)西北側,是北京日報社體育新聞中心。工位盡頭的墻上,紅紙墨書八個大字“主場作戰(zhàn)大獲全勝”,裝幀在兩米有余的鏡框內(nèi),非常醒目。北京冬奧會開幕前,袁虹衡與同事們一起將它懸掛在那里,就是為了振奮所有人的精神,在北京冬奧會的報道中同時實現(xiàn)“指端”和“紙端”的精彩。
北京冬奧會報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將重要性體現(xiàn)出來,是每一個參與北京冬奧會報道的記者需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2008年,北京曾經(jīng)做過奧運會的東道主,舉辦過一屆無與倫比的夏季奧運會。2022年北京又當東道主,通過舉辦冬奧會成為世界上首座“雙奧之城”。從新聞報道的角度看,“東道主”意味著所有與奧運會相關的大事小情都是“新聞”,在報道的體量上、規(guī)模上、手段上、方式上、角度上,都要與報道其他國家舉辦的奧運會有所區(qū)別。正因為如此,如何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聞報道成功的基礎之上,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報道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更具挑戰(zhàn)性。袁虹衡認為,突破的關鍵就在于對北京兩次東道主身份理解的差別上。中國當前的國際地位與所處的國際形勢,與2008年時有了顯著的變化。中國從以一種開放的姿態(tài)融入全球一體化,到如今以自信、包容、有責任擔當?shù)拇髧蜗?,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xiàn)在奧運會的“東道主”身份上,新聞報道所要呈現(xiàn)的內(nèi)容自然有所不同。
在他看來,在北京冬奧會報道中,要突出體現(xiàn)“故事”和“未來”兩個關鍵詞。要通過體育記者的筆,講好中國運動員在國家提供的各方面保障下,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奮斗“故事”。這能夠體現(xiàn)國家的實力,民族的自信、自強。同時,體育報道也要講好外國運動員的“故事”,這能夠反映中華民族的包容和胸懷。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體育報道所傳達出的信息和內(nèi)容,還將鼓舞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的年輕人參與冰雪運動,進一步推動中國冰雪運動的發(fā)展。而一個個“故事”還能夠打破國別、民族、性別、文化的差異與偏見,在當前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侵襲,以及面對人類社會各種挑戰(zhàn)的局面下,鼓舞全世界的人們,促進全人類的團結友誼和理解互信,展現(xiàn)中國的國際擔當,這就是中國此時舉辦一屆冬奧會所要帶給世界的“未來”。
而講好“故事”,展現(xiàn)“未來”圖景,需要參與北京冬奧會報道的所有中國記者共同努力探索。以北京日報報業(yè)集團為例,這次北京冬奧會的采訪工作,需要同時滿足《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冬奧會刊、北京日報和北京晚報微博、微信公眾號、視頻平臺以及北京日報客戶端的龐大發(fā)稿需求。因此,在由報業(yè)集團社領導總負責,各相關部門參與的這個冬奧會報道平臺上,有過十次奧運會一線報道經(jīng)歷并領導組織過眾多大型體育賽事采訪的袁虹衡,承擔起了“樞紐”和“關鍵點”的職責。憑借他對奧運會新聞發(fā)生規(guī)律的理解、豐富的報道經(jīng)驗以及在體育圈、媒體圈等多個圈層中深廣的人脈,將各種信息匯總并進行精準判斷,然后通過報社內(nèi)部的組織架構,為各領域、各部門的策劃協(xié)調(diào)、工作分配、人力調(diào)遣提供依據(jù),確保了北京日報社整個冬奧會報道任務順利完成。
這個過程中,袁虹衡投身冬奧會采訪一線,帶領十余位北京日報社記者,以冬奧會新聞發(fā)生后第一時間的迅捷報道,熱點出現(xiàn)后的專業(yè)、權威解讀以及記者自由發(fā)揮的創(chuàng)意欄目。在報紙上,推出了《超越她的唯有她自己》《難度王終稱王》《玩得開心唯有感謝》《整天微笑換來了帕羅特的金牌》《跟著特警進行“魔鬼訓練”》等一系列反映中外運動員在競技場、人生舞臺上奮力拼搏的鮮活報道,在融媒體端口同樣精彩不斷,如及時跟進了“蘇翊鳴的銀牌到底冤不冤”等話題,以現(xiàn)場采訪、記者視角等多角度,迅速回應了網(wǎng)上輿論的關切。幾條小視頻短時間內(nèi)就有幾千萬的瀏覽和播放量,直接沖上了微博熱搜。此外,北京日報社的一線報道記者們還嘗試了創(chuàng)意欄目,如張家口賽區(qū)報道團隊的創(chuàng)意視頻欄目《必有我“詩”》,除每期節(jié)目都與冬奧會相關外,更側重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角度切入,借助冬奧會的大平臺傳播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將體育報道的視野和界線推得更廣更深。袁虹衡說:“北京冬奧會報道,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在報道中展示了我們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守好了我們的陣地,為北京冬奧會貢獻了我們的一份力量?!?/p>
袁虹衡在被授予“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稱號后表示:“作為媒體人我們會繼承與弘揚北京雙奧遺產(chǎn),繼續(xù)講好中國故事,一起向未來?!保ㄓ浾?王東)
原標題:用筆和鏡頭講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故事——記北京日報社體育新聞部主任袁虹衡